英國商品研究所(CRU)最近發表報告指出,2006年底以來國際鉬市場交易清淡價格仍穩中趨疲。尤其是歐、美市場因不銹鋼業疲弱引起鉬需求暗淡,其中鉬鐵價格仍為約60美元/公斤,而氧化鉬價格則從25.5美元/磅略鐵跌至25.2美元/磅。
市場特點:鉬市場主要受西方因素的影響。首先,去年年底以來受部分消費者清算訂購的影響;其次,年度成交合同的談判。盡管從新一年成交合同來看總體令人鼓舞,但是仍有一些用戶削減了訂購,而且沒有任何消費者增加成交量,主要原因是估計今年下半年有跡象表明價格至少趨于下跌。
需求展望:一些分析家的看法較為樂觀,估計2007年全球需求量可增長6%。實際上2006年世界鉬消費增長率已接近這個數字,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年景。尤其是占鉬最終消費40%的不銹鋼業從2006年6月份以來產量同比增幅達24.5%,而且估計全年增長率可達14.2%。然而無論如何,2007年不銹鋼生產增勢將難以保持在2006年的強勁勢頭,預計增幅僅為3%。而且不銹鋼生產增勢的減緩明顯。
實際上最近以來美國市場已明顯放慢。為了調整過高的庫存,不銹鋼廠家在經過前一時期生產過熱之后,已轉趨調整。雖然至今不銹鋼合金元素比如鉬市場供需所受影響不明顯,但是跡象表明歐洲和亞洲市場價格已漸趨減弱,西方主要生產者相應削減鉬產量。尤其是智利科得爾科公司2006年產量劇降18.5%,至6200萬磅。盡管其他生產者有所增長,但總產量仍接近于2005年為2.65億磅,其中非爾普斯·道奇公司增產11.2%,達6920萬磅,肯納科特增長6.3%,達3680萬磅,湯普森克里克上升8.8%,達2770萬磅,安托法加斯塔上升11.5%,達2140萬磅,科拉華西劇升380%,達720萬磅,以及安塔米那上升15.7%,達1680萬磅。但是墨西哥集團由于發生糾紛和罷工則下降27.1%,至2390萬磅。
至于2007年,盡管科得爾科、肯納科特和湯普森克里克公司產量趨于下降,但是部分卻被賽羅·沃得和阿盧姆布雷拉分別增產440萬磅和500萬磅以及墨西哥集團等的生產回升所彌補。但是中國出口能否隨著生產的快速增長而回升仍難以預料。
鉬市分析:根據CRU的統計,2006年世界鉬總消費達4.09億磅,比2005年增長5.6%。其中西歐為1.32億磅,上升6.9%;美國為7470萬磅,上升5.2%;日本6730萬磅,上升3.9%;中國5810萬磅,劇升12.9%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達7650萬磅,略升0.1%。
而去年世界鉬總供應量達4.1億磅,比2005年增長6%。其中原生鉬產量達1.67億磅,劇升22.6%,包括西方世界產量為6797萬磅,上升14.5%,中國、獨聯體和東歐國家9860萬磅,劇升28.8%。副產品鉬產量達2.33億磅,下降3.3%,包括稀飯世界2.16億磅,下降4.2%,中國、獨聯體和東歐1720萬噸,上升10.5%,以及從舊催化劑中回收鉬1060萬磅,上升5%。從而也使全球鉬供需關系從2005年的虧空80萬磅扭轉為2006年的過剩100萬磅。
從2006年西方市場鉬供需情況來看,其中消費量達3.37億磅,比2005年增長4.5%,生產量為2.94億磅,略降0.2%。以及進口量達3990萬磅,劇增49.2%。從而也使稀飯鉬供需態勢從2005年的過剩20萬磅轉為2006年的虧空270萬磅。相應庫存也從2005年底的1.24億磅相當于4.6個月的消費量下降至2006年年底的1.21億磅相當于4.3個月的消費量。